上海天皋电气有限公司
联系人:胥元彪
联系电话:021-69985755,69988736
传真:021-69978712
移动电话:18049965581,18817973918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安智路155号
Email:sales@tiangaodq.com
邮编:201803

QQ:1043848313,841778195
国内免费服务专线:400-823-8066
新闻详情

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在汽车涂装上的应用

日期:2025-05-26 05:17
浏览次数:37
摘要: 介绍了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,描述了该系统的技术特点,并将其与传统摆杆式输送系统性能进行比较分析,同时介绍了该系统在设计、安装和调试及应用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。

0 引言

现代化车身涂装线的输送系统贯穿于涂装生产线的全过程,是涂装生产线的动脉。采用哪种输送结构和方式不仅决定了整个涂装线的布局,而且会对产品内

在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。

传统的悬挂积放式输送系统槽体积大、设备长、涂装线占地面积大,车身顶盖及空腔结构内的空气排不尽,使这些部位磷化、电泳涂装效果不好;还有兜液、沥水不尽、车身带液(水)多、药剂和冲洗用水量大、污水处理量大,均导致涂装成本提高;由于悬挂式输送系统链条轨迹的固定模式,无法实现对不同工艺的优化处理。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摆杆链,出人槽角度可达 45°,减小了槽体积、缩短了设备长度,解决了吊具横梁和悬链滴水污染车身的问题,虽然车顶气泡有所缩小,但由于出入槽角度的限制也无法根除车顶气泡。

**涂装输送行业国际水平的德国 Eisenman、Durr 和意大利 Geico 分别研发了车身翻转技术,逐步应用于前处理、电泳工艺,从而克服了摆杆链技术中存在上述问题,缩小了处理槽的容积,降低了运行成本,提高了涂层质量,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。本文就 Leandip 翻浸输送系统设计、制造、安装及调试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和介绍,该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贵阳吉利新能源汽车涂装车间,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涂装车间正在安装调试。

1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与摆杆输送系统比较摆杆链输送系统与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不同,各有优缺点,见表 1。

2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工作原理及特点

2.1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工作原理

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前处理电泳涂装用输送设备,用以代替传统悬挂积放输送机和摆杆式输送机系统,翻浸输送系统是以旋转浸渍方式为

主的间歇或连续输送设备。工件(车身)在旋转框架的顶部,通过摩擦动力滚输送机进行输送。翻浸输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涂装输送设备,其核心是滑橇带动工件在槽体内水平直线运动,并带动翻转机构实现 360°旋转。

安装在槽体两侧的平行轨道,一侧为多个摩擦动力滚床单元输送机,另一侧为无动力轨道。载有车身和电泳底漆橇体的运行小车(以下简称翻浸小车)沿着平行轨道运行并旋转翻浸。间歇运行的翻转系统,旋转站定点安装于槽体外侧。翻转动作由安装在小车上的旋转件与旋转站电机组件来完成。

运行原理:1)车身转挂至翻浸小车后,通过摩擦动力滚床,沿着不同的工位直线运行;2)在槽体入槽位置,进行定点翻转并使车身浸入到工艺槽内;3)在工艺浸槽内,翻浸小车按照工艺时间要求在浸槽内车顶朝上反向向前运行;4)在工件出槽位置,一套翻转装置与入槽处的翻转装置相同,使车身在浸槽末端翻转出槽;5)待所有工艺工序完成后,车身在翻浸小车上转载下线至地面输送系统上;6)空的翻浸小车通过摩擦动力滚床、移行设备、旋转设备等辅助设备返回至上线点。

2.2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特点

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可实现连续式运行翻浸,在浸入即出的浸槽内,工件使用同一套翻转机构进行360°翻转。在工艺较长的浸槽内,车身运行至槽体的翻转位置,当小车处于正确的位置时,控制系统给出准许信号使小车及车身进行 180°翻转。在浸槽入口,当小车处于正确的位置时,电控系统将发出准许信号使小车进行 180°翻转,使车身浸入到工艺槽内。在槽内运行时,在某一位置会有车身的摇摆动作,可以达到±7°的摆动。在工艺槽出口,车身运行至槽体出口的翻转位置,控制系统给出准许信号使小车及车身进行 180° ~0°旋转的翻转。连续运行中翻转的槽体比定点翻转的槽体要长,达到的生产率更高。

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的特殊结构具有如下主要特点:

1)实现车身 360°旋转翻浸是其*显著的特点,在槽液中车体底部向上,尾部向前,反向前进,再旋转180°出槽,实现反向浸渍,此种输送机使得完成的车身工艺性能好,车身在槽液中翻浸并不停地摆动,使空腔内的槽液得到充分流动,气体被有效赶出,从而提高内腔的涂装质量,解决了困扰前处理电泳多年的技术难题。

2)车体翻浸实现 90°出入槽,大大缩短槽体长度。

3)翻浸系统的另一特点是电气/电子元件都不暴露在具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。

4)采用橇体支点锁紧车身的方式,车身在下部进行支撑,不需要抱具;降低了槽体的有效高度和宽度,减少了因吊具对槽液的污染。

5)翻浸小车可以跳过部分工位直接进入下一个工位进行处理;当某产品不需要翻浸处理时,可以直接快速通过,对混线生产带来了极大方便。

6)由于槽体体积减小,加热的液体能源消耗量降低。

7)由于实现 90°垂直翻浸出入槽,车身腔内液体快速有效排出,工位之间的窜液量减少。

8)输送系统易于清理及维护,特别适用于单品种大批量生产的涂装车间。

9)可实现间歇式翻浸和连续式翻浸作业。

2.3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运行翻转小车特点

Lean dip 翻浸运行小车为全旋转运行小车,具有如下特点:

1)在翻浸小车一侧安装有一套机械锁钩用来防止车身在翻转时被甩出。车身转接和没有进入翻转之前,依靠锁钩锁紧旋转轴,使得旋转轴保持水平态,并在水平状态下直线运行。

2)当小车运行至翻转站的位置时,系统已经准备就绪进行翻转。锁具被抬起,机械停止器处于高位,旋转轴处于解锁状态,允许小车进行翻转。翻转系统的动力组件将处于小车的 C 型唇口内进行翻转。

3)当运行小车运行到出槽旋转站时,在重力作用下处于自由状态,车身底部向上,运行到位,翻转站动力系统启动翻转,翻转到位,机械停止器的锁钩沿翻转组件上的高强度圆盘滑动,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入槽口,即锁止位,小车继续向前直线运行。

2.4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转挂特点

在大规模批量生产线,自动转挂工位是影响自动化程度的关键工位之一,其转挂可靠性直接影响整线的运行。该系统车身转挂系统结构简单可靠,如图 1 所示。

2.5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翻转站特点

对于间歇试运行系统采用定点翻转,翻转站设在翻转工位,0° ~ 360°翻转工位设一台翻转站,长槽(如脱脂、磷化、电泳具有一定工艺时间要求的)需要设置进槽翻转和出槽翻转 2 个翻转站。翻转站由机架、浮动机架、专用大扭矩电机减速机、钳口和检测装置构成。

2.6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轨道特点

安装在槽体两侧的平行轨道,一侧为摩擦动力滚床输送机,另一侧为无动力轨道。摩擦动力滚床输送机为单元模块化设计。同时在一条完整的系统中设置旋转轨道、电动移行轨道,并配以升降机组成了完整的Lean dip 封闭循环系统。

2.7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返回特点

返回系统有 2 种方式:一种为水平返回方式,沿着前处理电泳进口和出口位置,水平方向成为闭合回路返回;另一种为垂直方式返回,前处理前后两端设置升降机,空车沿槽体下部返回,电泳线也是前后两端设置升降机,空车沿槽体下部返回。后者可实现更高的生产率。

3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设计、安装、调试要点

3.1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设计要点

当需要设计一条全新的 Lean dip 系统时,需要确定以下几方面内容。

3.1.1 生产名义节距的确定

根据给定车型*大外形尺寸,按生产量大小确定采用间歇式翻浸还是连续式翻浸,首先做出旋转运行轨迹,确定*大包络线尺寸。名义节距一般比包络线直径大 600 mm,即每侧有 300 mm 的安全距离。

3.1.2 轨道安装高度的确定

先要确定旋转轴的中心高度,一般以槽体外沿平面高出 200 mm 为旋转轴中心高度,以此核定轨道的安装高度。

3.1.3 摩擦动力滚床单元长度的确定

首先确定旋转站动力滚床的长度,再以前后沥水段直线长度确定连接段滚床的长度,还要根据不同工艺段的时间速度要求,以便于控制和传递为原则划分

单元。

3.1.4 摩擦动力滚床单元速度的确定

1)按照工艺要求时间计算出速度;2)核算运行过程中前后车不能相撞;3)核算生产节拍是否满足。

3.1.5 旋转站数量的确定

1)即浸即出槽设置 1 台旋转站;2)有工艺时间要求的(如脱脂、磷化、电泳槽)需要入槽 1 台、出槽 1 台旋转站;3)有沥水要求工位的设置 1 台旋转站。

3.1.6 旋转站功率的确定

首先进行旋转扭矩计算,建立力学模型(如图 2 所示),以某车身 45 JPH 进行受力分析与计算。

图 2 中,旋转轴重力:P1=3 000 N;支撑框架重力:

P2=2 000 N;

功率计算:节拍 45 JPH 旋转站的转速 n=2 r/min,功率 P=Mnη/9 550K,式中,M=18 799.8 N·m,为作用在轴上的扭矩;n=2 r/min,为减速机出轴转速;η=0.95,为减速机机械效率;K=1.2,为启动系数。

计算结果:P=18 799.8×2×0.95/9 550×1.2=3.12 kW,实际选用旋转站功率为 4 kW。

3.1.7 驼峰轨道设计

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特殊结构可以实现较大角度的摆动,脱脂、磷化、电泳段设计驼峰轨道,用以消除车身表面存留的气泡,摆动角度可达±7°。

3.1.8 返回轨的设计

一般生产节拍≤45 JPH 时采用水平返回方式,>45 JPH 时采用垂直返回的方式。

3.1.9 电泳底漆橇体的设计

翻浸输送系统对底漆橇体有特殊要求,底漆橇体除了满足车身支撑锁紧要求外,还要满足与翻转小车的结合与锁紧。

3.2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安装要点

3.2.1 轨道的安装

1)两侧轨道中心距要相同,摩擦动力轨道一侧也是导向轮行走侧,除了直线度保证外,还要保证侧边的接口平滑过渡;2)要特别注意,因为轨道安装在槽体两侧,槽体宽度方向空槽与盛满液体状态不一致,有变形,轨道一定要留出宽度可调整的位置,确保轨道中心距不变;3)驼峰轨道的安装,高度上要保证驼峰轨道踏面与动力滚床踏面的位置高度关系,确保小车运行时摩擦阻力*小。

3.2.2 导电铜排的安装

1)导电铜排分高、低压段,高、低压段之间充满绝缘材质,接口必须紧密、平滑,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如果不平滑集电器会起火花;2)导电铜排与车载集电器的间隙要保证一致,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取电时造成间隙打火花,严重时烧坏集电器;3)保证与轨道绝缘。

3.2.3 旋转站的安装

1)旋转站安装位置 X、Y、Z 3 个方向均可调整为好;2)安装后钳口必须水平;3)要用上线的运行小车调整 3 个方向的位置。

3.3 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调试要点

3.3.1 翻浸小车的调试

系统安装完成后进入调试程序,**步手动空车试运行,也是验证通过性。空载试车完成后,重载调试,预先按车身*大外形尺寸制作一仿形样件进行试车。全部试车通过,接着按增加 1/3 的数量逐步重载上线调试。

3.3.2 旋转站的调试

旋转站调试*容易发生的问题是运行小车不能正确进入旋转站,需要调试人员在手动程序状态下,精调旋转站的三维坐标位置,确保旋转钳口与旋转头上下间隙均匀,以上下各 1 mm 为宜。由于不同车身内腔空间不同,旋转阻力不一致,还要调整旋转站的驱动预紧力,实测旋转驱动的浮动角度,调试给定弹簧预紧力的大小。

3.3.3 集电器的调试

安装在运行小车上的集电器是在车身摆动的情况下接电,常出现的问题是取电过程中打火花,严重的烧坏电刷。

3.3.4 程序调试

Lean dip 系统运行程序非常复杂,这里不再详细叙述。

4 结语

Lean dip 翻浸输送系统由高度模块化、灵活的传输单元构成,应用于前处理和电泳涂装,产能*高可达80 JPH,可以满足生产线的高产能要求;同时,该系统拥有更好的生产柔性、更紧凑的空间占用、更少的化学品消耗和更低的能耗,从而满足涂装生产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各种要求。此外,与传统工艺相比,该系统大大减少了生产线的长度和处理槽的体积 (30%左右),因此能*大程度地优化使用空间,并*终降低运营成本。投资初期造价较摆杆式高,但是综合槽体成本、能源消耗成本、维护和运营成本,还是节省了很大的成本。加之为了适应国内车身技术标准,绝大多数新建涂装线都将采用这种输送方式。










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11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