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滑触线
-
多极滑触线
-
铝合金滑触线
- 龙门吊滑触线
- 单极安全滑触线
- 安全滑触线
- 钢体滑触线
- 铜滑触线
- 无接缝滑触线
- 电缆滑车
- 滑触线电源指示灯
- 电车线
-
集电器总成
- SDHG-8字型滑触线
-
多极管式集电器
- 多极管式集电器
- 滑触线集电器
- 多极集电器
- 多级滑触线集电器
- 多级管滑触线外壳
- 行车集电器
- 多级管式滑触线集电器
- 集电器电刷片
- JD4-20/60电刷
- JD4-30/70大头双...
- JD4-16/25普通型...
- JD4-16/25K字型...
- JD4-20/30四线插...
- JD4-35/150普通...
- JD4-20/40铝复管...
- JD4-20/80防尘型...
- JD4-35/100铜框...
- JD16-16/40双电...
- JD16-16/25单电...
- JD10-10/20十极...
- JDR8-10/20十极...
- JD7-16/25大七极...
- JD7-10/20小七极...
- JDR6-16/25大七...
- JD4-16/25普通型...
- JD4-16/25普通型...
- JD5-16/25普通型...
- JD4-16/50双电刷
- JD4-16/25普四极
- JD4-16/25普通型...
- JD4-16/25集电器
- JD4-16/25普通型...
- JD4-16/40双盖板...
- JDR4-16/50双电...
- JDR4-16/25耐酸...
- JDR4-16/40高低...
- JDR4-16/40防尘...
- JDR4-10/40普通...
- JDR4-10/20普通...
- JDR4-10/25小转...
- JD3-35/120集电...
- JD3-20/60集电器
- JD3-25/70集电器
- 单极管式集电器
- 多级圆柱式滑触线
- 小功率铜质滑线
- M型排式滑触线集电器
-
扁平电缆
- 扁平电缆
- 移动扁电缆
- 阻燃橡套扁平电缆
- 起重机扁平电缆
- 钢丝扁电缆
- 吊车扁电缆
- 天车扁电缆
- 硅橡胶扁电缆
- 丁晴扁电缆
- 耐高温扁电缆
- 橡套扁平软电缆
- 橡套扁电缆
- 扁电缆
- YGCB-L加钢丝型重型...
- YGZB型中型耐热180...
- TVVBPG-TV扁行绞...
- TVVB扁行绞合型排列带...
- TVVB单芯排列带屏蔽扁...
- TVVB绞合型排列扁形电...
- TVVB单芯排列扁形电梯...
- 弹性体耐低温探测控制扁平...
- YFFB-KJL型弹性体...
- YFFB-F型弹性体绝缘...
- YFFB-KL型弹性体绝...
- YFFB-L型弹性体绝缘...
- YFFB型弹性体绝缘及护...
- 扁平橡套软电缆
- 屏蔽扁电缆
- 移动扁平电缆
- 橡套扁平电缆
- 硅橡胶护套扁电缆
- 扁平软电缆
- 行车用扁平电缆
- C型排式滑触线集电器
- YTG-VFBR-G港口...
- YVFRB丁腈绝缘及护套...
- YEUB行车用PVC绝缘...
- YBF移动电缆滑线用扁平...
- YTG-KVFBR-G港...
- YGCPB0.6/1KV...
- YCB行车用橡胶绝缘与护...
- HXDL电缆滑线导轨和Y...
- 滑导电器用电刷
- 单级管式零配件
- 多级管用零配件
- ZT型轨道平移滑车装置
- 弹性悬挂张力仪
- 自动化物流输送搬运
- 除尘布袋
- 缓冲器
- 母线槽
- 管式滑触线
-
轴承跑圈修补剂
联系人:胥元彪
联系电话:021-69985755,69988736
传真:021-69978712
移动电话:18049965581,18817973918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安智路155号
Email:sales@tiangaodq.com
邮编:201803
QQ:1043848313,841778195
国内免费服务专线:400-823-8066
冷轧厂中间库起重机供电扩容改造
冷轧厂新建罩式退火生产线,项目的平面布置如图 1 所示。
原有中间库 /跨电源取自 1#低压配电中心,新建罩式退火生产线厂房(含中间库 /跨的扩建部分)及起重机电源取自新建 2#低压配电中心。
1 冷轧厂中间库
1.1 中间库厂房
冷轧厂中间库详细布置见图 2(云线范围内为增建部分)。原有库房范围为 /、①~⑮轴线部分。建筑轴线面积为 6237m2,跨内布置有鞍座。
1.2 中间库起重机及供电
为满足工艺需求,中间库原配置有三台起重机 Z1#~Z3#,具体参数如表 1 所示。
所有起重机的主卷电机均采用 YZP 系列起重及冶金用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,它适用于驱动各种型式的起重机械及其他类似设备;具有宽广的调速范围、较大的过载能力和较高的机械强度。所有电机均采用变频器控制。
起重机通过安全滑触线供电:电源取自约 300m 以外的 1#低压供电中心的吊车 2#变压器配电柜,通过YJV-0.6/1kV 3(3×185)+1(1×95),供至 /柱处的现场配电箱 3B6Q2,再分为三路供至沿 列柱吊挂的安全滑触线。具体参见图 3(图中云线内虚线部分为改造内容)。
滑触线为 JDU-1000 型安全滑触线,额定载流量 1000A。
1.3 中间库厂房延长
/跨新装的 Z4#起重机吊运钢卷至罩退生产线的脱脂机组入口,进入罩式退火工艺流程。
1.4 中间库新装起重机
Z4#的配置与 Z1#等相同,其技术性能表见表 1。
Z1#~Z4#起重机均需在整个库房运行,因而 Z4#起重机的滑线需与原有起重机滑线连接,且型号保持一致。
2 校核供电系统电压损失
增加 Z4#起重机后,工作负荷增加,将使原有供电系统电压损失增加。它是否还能满足规范的要求,需进行计算。
2.1 基本数据
Z1#~Z4#起重机总装机容量均为 215kW,功率*大的主卷扬电机功率为 132kW。
从 1#低压配电中心至现场配电柜 3B6Q2 间的电缆计算长度 L=295m。
从 3B6Q2 至*远端的滑线上电点的计算长度 L2=98m。
2.2 确定计算电流及尖峰电流
确定起重机计算电流的方法较多,常见的有需要系数法,利用系数法、综合系数法、负荷系数法(参见文献[8])等。本文按《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》第三版,采用综合系数法,并参照文献[9]《5 台及以下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》中给出的系数进行计算。基本数据如下:
c Σ I KP JF c st Σ c max I I K KI
其中
K =0.96, K =0.32 Σ (ε=40%,三台起重机)
K =0.90, K =0.30 Σ (ε=40%,四台起重机)
K =1.8 stc max I =246A,起重机中*大电动机的额定电流。
2.3 计算电流与尖峰电流
经计算,三台起重机时,计算电流 c1 I 619 A,尖峰电流 JF1 I 983 A四台起重机时, c2 I 774 A, JF1 I 1143 A
2.4 线缆阻抗计算
2.4.1 滑线的阻抗
滑线为铜导体、断面为 259.5749mm2 的安全滑触线,其安装形式见图 4,水平排列,滑线间距 100mm。
(1)直流电阻 Rθ 的计算:
Rθ=ρ20(1+0.00393(θ20))/S=0.017241×(1+0.00393(7020))/259.5749=7.9471692×105(Ω/m)式中,ρ20:20℃导电率,铜 ρ200.017241Ω×mm2
/m;θ:滑线实际工作温度[℃],θ=70℃;S:滑线的截面积[mm2],S=259.5749 mm2。
(2)交流电阻的计算:
Ra=KjK1Rθ=1.028×1.03×7.9471692×105=8.41478×105
(Ω/m) =0.0841478Ω/km:
3 3 D D D D 100 100 200 123 =125.99(mm)
2πD H 2 3.14 125.99 34 X 0.144lg 0.01884 0.144lg 0.01884
πB 2H 3.14 28 2 34 =0.12304897(Ω/km)式中,D:几何均距, 3 D DD D 123 mm;
D1~D3:为 A,B,C 相间距 mm D1=D2=100mm,D3=200mm;
H:导体高度 mm,H=34mm;
B:导体宽度 mm,B=28mm。
(4)阻抗的计算:
22 2 2 Z X R 0.12304897 0.0841478 h a =0.149070125Ω/km
2.4.2 电缆的阻抗
查手册,得电缆 YJV-0.6/1kV (3×185)+(1×95)的电阻与感抗:
电阻 R=0.118Ω/km;
感抗 X=0.078Ω/km。
将工作温度换算至 70℃时:
电阻 R=0.114247451Ω/km;
感抗 X=0.078Ω/km
电缆的阻抗: 2 2 Z RX l1 =0.138334667(Ω/km)
2.5 电压损失校核
2.5.1 原有系统校核系统各段代号如图 3 所示。Z1~Z7 各段元件及阻抗详见表 3(其中 Z1 的阻抗 Z1A参见表 2)。式中,Kj:集肤效应系数,按滑线厂家意见,取为 1.028;K1:邻近效应系数,滑线取 1.03;Rθ:温度 θ℃时的直流电阻。
由图 3 可见,滑线采用典型的三点供电方式,在校验系统电压损失时,主要有如下计算方式:
(1)供电电缆电压损失及 L/6(L 为滑线全长)滑线电压损失;
(2)按照滑线上起重机的台数,取一个系数 K,计算 KL 电压损失;如文献[3];
(3)取两个供电点的中点为校验载荷的加载点,将整个供电系统(含滑线)视为一个网络,计算其阻抗,再计算电压损失。
本文采取*后一种方式对系统电压损失进行校验计算。校验载荷加载点为 T1,*后求出 Z1A 与 Z46'的串联阻抗,即系统总的阻抗 ZTA:ZTA=1.79×10-2Ω
再计算电压损失 ΔUA%:2JF1 TAA173 I Z 173 983.28 1.79 10 U %380 380 =8.03(%)<10%
可见,原系统是符合规范规定的。近十年的生产运行过程中,天车供电系统安全顺稳,已明确证实了这一点。
2.5.2 厂房扩大后系统电压损失校核
扩建厂房、加装起重机后,若只是简单将滑线延长,而不做其它改动,这是*节省投资的。但需校验其供电系统载流量及电压损失是否符合规定。计算电压损失的过程详见表 3,ΔUB%:
2JF2 TBB173 I Z 173 1143 2.75 10 U %380 380 =14.30(%)
根据《起重机设计规范》(GB3811—2008)第 7.2.1.2 规定: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,供电系统在起重机械馈电线接入处的电压波动不应超过额定±10%”,可见,仅从电压损失来看,原供电系统已不能满足4 台起重机运行的需求了,必须对其进行改造。
其中,自低压配电中心至现场配电箱 3B6Q2 间电缆的电压损失: 2 U 3 I Z 3 1143 1.36 10 26.92 B1 JF2 1B V 从现场配电箱 3B6Q2 至校验点的电压损失: U U U 380 14.30% 26.92 B2 B B1 =27.42(V)
2.5.3 载流量校核
原供电系统相线为 3 根 YJV3×185 电缆并行沿桥架敷设,从 1#低压配电中心供至现场动力配电箱3B6Q2,单根电缆长度 295m。由 3B6Q2 分三路供电至滑触线,每一路均为 3 根 YJV3×185 电缆并行使用,参照《电线电缆常用数据速查手册》(**节,P53),电缆的允许载流量需满足:
KI I N C ≥式中,K 为综合校正系数,K=Kt×K1×KA;IC为计算电流,由前计算可知,四台起重机时为 774A;环境温度校正系数: m 2tm 1θ θ Kθ θ ;θm=90℃,θ1=40℃,θ2=36.7+5=41.7℃(工厂所在地*热月平均*高温度 36.7℃,室内再加 5℃),Kt=0.98;空气中并列敷设电缆载流量的校正系数,桥架单层敷设,K1=0.8(叠置电缆层数 1);多根电缆并列使用的安全系数 KA,经验数据,取为 0.85~0.9;IN为电缆在标准敷设条件下的额定载流量,410A(P56)。
3 根电缆并列使用,KA取为 0.9,则 KIN=0.98×0.8×0.9×3×410=868A≥IC=774A。
由于起重机上绝大部分负荷均为电机负荷,单相负荷极少,因而,中性线的载流量不再校验。由上可见,电缆载流量是足够的。
另外,滑触线的安全载流量为 1000A。由 2.3 的计算可知,增加起重机后,系统的计算电流为 774A,可见,系统的计算电流仍在电缆、滑线的的安全载流量范围内。
3 供电扩容方案
中间库扩大后,库区通过的货物量、起重机数量及滑线长度都有所增加。从上面的核算可知,原有供电系统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了。因而,需对起重机的供电系统进行扩容改造。
由 2.5.2 节的计算可见,增加起重机后,电缆及滑线上的电压损失分别为 26.92V 和 27.42V,即供电电缆与滑触线上电压损失均较大。降低电压损失的具体措施如下:
(1)在 1#低压配电室至现场配电柜 3B6Q2 间,加敷一条与原有电缆相同规格的并联电缆 YJV 0.6/1kV(3×185),以降低电缆部分的电压损失并增加其载流量。需注意的是,新增电缆的参数应与原有电缆尽量一致,以减少载荷分配不均的问题。
(2)在⑫~⑱轴线间设辅助电缆 YJV 0.6/1kV 2(3×185),辅助电缆载面略大于滑线载面,以便负荷分配更平衡一些。具体见表 4。
4 改造后电压损失核算
改造后的供电系统图详见图 3,其校验荷载加载点取为 Z8段滑线的中点 T2:
3 I Z 173 1143 1.90 10 U %380 380 =9.89(%)可见按此方案改造后,系统电压损失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。
5 滑线稳定性校核
5.1 短路电流计算
滑线供电系统图如图 5 所示。采取欧姆法计算系统 K1(3)的短路电流。
5.1.1 各元件电抗值
高压断路器 Q1:120WVACX 321250
A 查资料,可得其分断电流 Ioc=31.5kA,因而S 3I U 1.732 31.5 10.5 573 MVA OC OC N
5.2 滑线抗弯模量计算
滑线安装方式如图 4 所示,由于是水平并列布置,因而,需计算其相对 X 轴的抗弯截面模量。滑线的断面如图 7 所示,则其抗弯截面模量:
X 3XMAXI 16406.39 W 2343.77(mm ) Y 14 =2.34cm3
5.3 滑线稳定性
原设计的滑线支架间距为 1.5m。滑线支架间的距离应小于 Lmax:x max 2 2kk δ W a 10 12740 2.34 10 L1.732I 1.732 24.33
=170.72(cm)>1.5m式中,Lmax——支持点间距离(cm);
Ik——允许的三相短路冲击电流值(kA);
a——滑触线的相间距离(cm),a=10cm;
δ——滑触线材料的*大应力(N/cm2),δ=12740N/cm2;Wx——抗弯矩(cm3),Wx=2.34cm3。
可见,满足滑线支点设置是满足其稳定性的要求的。
6 结论
自从 2012 年 6 月改造完成,中间库天车的运行已达到甚至超过设计工况,运行结果是:
(1)从没发生起重机因线路压损失太大,而导致欠压脱扣动作,或者变频器报欠压故障的现象。
(2)没发生因增设电缆与原有电缆分流不均,导致部分电缆过热的现象。
可见,这一扩容改造是成功的。